100位中年女性仅15名幸运儿!更年期如何“无痛”度过?
当岁月悄然行至中年,妈妈们不仅需要面对工作、家庭的一些琐事,还会遇到身体上的“异常”情况,疲于应对,无所适从。
中国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(更年期)的平均年龄为46岁,绝经平均年龄为48~52岁,约90%的女性在45~55岁之间绝经[1]。更年期是大部分女性一生的必经之路。据统计,“更年期综合症”的患病率约为85%,也就是说,100个更年期女性中,只有15个能像没事儿一样自然度过更年期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更年期带来的可能是月经周期的混乱、突如其来的热潮红和汗流不止,还有面部渐渐显现的斑点和细纹,皮肤似乎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情绪的起伏不定,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“访客”。而更进一步,腰背酸痛、四肢关节不适,甚至心血管问题——如头晕、心悸、胸闷感——也可能悄悄潜入日常生活。
此外,更年期女性冠心病患病率比非更年期女性高出5至6倍之多。更年期也是肿瘤的好发阶段,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乃至乳腺癌等,都可能在此时“趁虚而入”。
究其根源,更年期综合征的背后推手主要是雌激素水平的骤降。因此,临床实践中,激素治疗常常被推荐为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长期以来,更年期女性的性激素治疗在医学界一直是个复杂而细致的议题,它被视为一柄“双刃剑”:
一方面,它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,有效减轻潮热、出汗、情绪波动,提升生活质量。同时,它可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,如心血管疾病、骨质疏松等。此外,它还能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,对维护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。
另一方面,长期或不当使用激素治疗可能增加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的风险,特别是对于特定类型的激素配方和使用方式。此外,它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、中风的风险,以及对一部分女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,如乳房胀痛、头痛等。
但对于受到更年期困扰的女性来说,不必谈激素色变。我们需要明白:
激素是人体正常存在的,对机体的生长、发育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。从治疗的角度上,更年期激素治疗需要趁早。从众多的临床研究实际情况看,激素治疗优势多,能改善多种更年期症状,如心血管症状及月经紊乱等,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等。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负责。在妇科/内分泌科就诊时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包括年龄、健康状况、家族病史等因素,来权衡利弊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,也需要定期进行体检,包括乳腺检查、妇科检查等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。
重要的是,现代医学对于“更年期”是有很多治疗办法的。
以往,大多数中国女性认为,更年期的那些症状都是自然衰老的表现,无需治疗。而实际上,绝经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较长,以绝经特征性的“潮热出汗”症状为例,中位持续时间长达4.5年[3]。其实,如果更年期症状较轻,对症治疗可以很简单解决问题;如果更年期症状较重,考虑激素治疗,通过与医生的紧密合作、充分沟通,可以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,最大化治疗效益,帮助女性平稳度过更年期,享受健康生活。
比如,对于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(40岁以前卵巢功能衰竭),《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》建议应该尽早开始激素补充治疗,具体以雌孕激素序贯方案为主,雌激素剂量应高于正常绝经女性的绝经激素治疗常规用量,且强调孕激素用量需与雌激素匹配,以充分保护子宫内膜。而对于一些已经绝经,并且不希望再有月经样出血的女性,也可以选择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,以便维持低水平的持续保护,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,同时缓解更年期症状。
简单总结,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症有四种:
如月经紊乱、睡眠障碍、疲乏无力、情绪障碍等。当热潮红、情绪波动等困扰到日常生活和工作,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,一般3-5个月后症状减轻,即可考虑调整剂量或停药。 40岁前绝经的女性,面临雌激素骤降,可能导致骨质迅速流失、反复感染等问题,此时,雌激素补充至关重要。 伴随更年期症状,若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,通过检查确认后,激素治疗可有效干预。 如生殖道干燥、烧灼、刺激以及阴道缺乏润滑导致的性问题和疼痛、尿急、尿频、尿痛和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。
在进行激素治疗时,还有一些事项需要重点关注:
如孕激素剂量不足,则难以达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。若擅自停用孕激素,常常得不偿失。 治疗剂量应依据个体最低生理需求设定,避免过量使用,以减少潜在风险。 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方式。如一些绝经后子宫肌瘤未完全萎缩的女性、老年性阴道炎症状很严重或患阴道干燥的更年期女性,可采取阴道局部用药的方式;口服雌激素可能使甘油三酯升高,有血脂问题的女性更适合经皮吸收的治疗方式。 特别是对于子宫肌瘤患者,需密切关注肌瘤变化和出血情况,一旦发现异常增长或出血,应及时调整或终止治疗。
在更年期这趟特别的旅程中,每一位女性都是勇敢的探索者,面对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变迁。正如春天里的细雨滋润万物,恰当的医疗支持与家人朋友的温情陪伴,共同织就一张温柔的网,守护着每一位女性。愿每一位女性,都能“无痛”度过更年期,在岁月流转中优雅老去。
【声明】文章内容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,仅供交流、学习。